中考临近紧张焦虑该怎么办?
夏至已过,气温明显上升,闷热的天气令人烦躁。高考成绩公布在即,中考即将来临。比起高三学子,迎接中考的孩子年纪偏小,闷热的天气、临考前的紧张情绪挥之不去……如何让孩子们以轻松的心态迎接中考?家长如何做好后勤工作?6月20日,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连线了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吴晓寒,针对广大考生和家长在考试前经常面临的一些心理问题,为读者解惑。
///学生方面
为什么越临近考试越学不进去?
考试将至,有的考生会发现自己越临近考试越学不进去。吴晓寒表示,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当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焦虑、自责或者懊悔,要告诉自己到了目前阶段学不进去也是正常的,不要苛责自己。同时,学生也可以从“害怕、担心、紧张、恐惧、不敢面对、想逃避……”等词语中选出能描述自己此刻心情的词语。“感受一下自己此刻的身体感觉,然后尝试与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接纳它,这样反而能重新进入学习状态。”吴晓寒说。
复习过程中,拖延症犯了怎么办?
拖延症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头疼的问题,如果考前犯了拖延症,学子该如何做?吴晓寒告诉记者,遇到拖延症先别急着自责、紧张、担心,孩子们可以索性给自己设定一个“假期”时间,哪怕仅仅是几分钟、几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尝试着安抚、照料好自己,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这个时间段中,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美食、乐器、运动中,“假期”’时间结束时再高效地学习。
面对家长施加的压力,该如何排解?
吴晓寒说,面对来自家长的压力或者不理解时,孩子可以先给自己的情绪命名,分析一下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有时结果不一定都是父母在有意“压迫”,可能父母也在紧张担心自己的孩子,又或是他们也很焦虑,又不会自我调节。那么,孩子可以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这样做会让我感到焦虑、烦躁,我希望你们能放松些,多理解一下我的感受”,然后一起聊聊天、散散步,或者一起品尝美味佳肴,畅想一下中考后的假期生活等。
最后冲刺阶段应该怎么做?
“冲刺阶段一是要顺其自然,不要再给自己设置新的目标,平常心看待中考,这只是人生中很普通的一次考试,检验了我们阶段性所学内容,即使结果差强人意,我们以后还有很多的机会;二是做好当下的事情,比如吃饭时就全心品尝美食,娱乐时就全心感受带给我们的快乐,运动时就全心感受运动的感觉,学习时就全心去看、去背、去记当下的知识点,分心时把自己温柔地带回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就好。”吴晓寒说。
///家长方面
家长该如何摆正心态、照顾孩子?
吴晓寒告诉记者,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很多家长容易关心则乱,希望在中考前孩子能多补充营养,多休息,这样往往打乱了孩子们的作息。实际上越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越应该保持孩子以往的生活规律,无论吃饭还是睡觉,不要去打破他们的生活节奏。同时,也要遵循既往照顾孩子的方式,以免过度关注孩子给他们带来压力。
孩子“发脾气”,家长该如何疏导?
面对孩子的焦虑和偶尔的“暴脾气”,吴晓寒表示,首先家长要理解、接纳并帮助孩子。理解孩子此刻出现负面情绪是难免的,接纳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其次,家长可以陪孩子聊聊天、共同运动,或者一起做些孩子喜欢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无论中考结果怎样,爸爸妈妈一直都在爱你,家是你避风的港湾”等。
家长在这个阶段,如何排解紧张情绪?
“冲刺阶段,家长也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考。”吴晓寒建议,分数仅能代表这个特定阶段孩子的学习成果,其实孩子的生命中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值得家长关注的美好事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分数不令人满意,也要相信他们身上肯定有其他方面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作为家长,除了学习,我们更应帮助孩子学会人生的技能,当我们没有能力疼爱他们、保护他们的时候,孩子也能拥有足够的勇气,将生活继续描绘,一笔平凡、一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