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陷入“精致羞耻症”,该如何走出这个怪圈?
打开互联网,随时随地总是能发现赛博“新病症”。
继“容貌焦虑症”之后,好不容易跟素颜和解的女孩子们,转头又开始为“美丽精致”而感到羞耻。
“我就很怕打扮精致出门被很多人看,感觉很不自在,很想让全世界都不要注意到我。”穿了脱,脱了穿,即使偶尔心血来潮,出门前也多半会把自己打回原形。这种“生怕装扮过于精致而被人注视”的新互联网症状,已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内心的共鸣。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会有“精致羞耻症”?今天,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医生就来跟您详细说一说~
有一种精致,让她们感到羞耻
精致羞耻症,是指一旦打扮得光鲜亮丽,人就会感到紧张、局促不安,害怕被人看到或担心成为别人议论焦点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只敢躲在私密空间内自我欣赏的心理,通常表现为在精心打扮后,个体因感到不自在,更倾向于穿着普通、舒适的衣服,让自己获得放松。由此可见,“精致羞耻症”这种由于个体对自己表现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焦虑的一种表现。
“精致”的羞耻感,究竟从何而来?
适度的羞耻感可以使人们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可以促进个体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但有些人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变得非常容易产生羞耻感,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喜欢贬低、责骂孩子,喜欢不断重复孩子的缺点,并否定他们。这类孩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中,一定会在有意无意中接受、认同父母的观念。有些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会尽可能将一切做到最好,甚至等他长大后,依然会保留这样的习惯,力争每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来获得他人的认同,以至于完全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
而另一些孩子在父母的长期贬低、责骂下,发现即使拼尽全力也无法满足他们定下的目标,于是便选择彻底摆烂,转而迷恋上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的东西,如小说、游戏。表面上看他们玩世不恭,家长、老师“恨铁不成钢”地以为他们完全不觉得羞耻,实际上却是他们用行动在逃避羞耻感。
2.害怕与别人不同
那些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特别是注重社会认同和他人观点的人,更容易产生羞耻感。不同于前一种人是被强制灌输的理念,这类人时时刻刻都以身边人的意识和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希望自己的行为都更符合要求和规范。
如果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做得更好,那他们会为此感到安心,觉得自己可以跟别人一样,满足社会对“优秀”的定义;但如果发现自己落后于人群,或与其他人的做法不一样,他们就会因为害怕自己远离“常规”的评价规范而无所适从,自认为在别人眼中怪异、“不合群”,进而开始产生羞耻感,想尽办法回到他人认可的规范内。
3.社会大环境和舆论的外部影响
完全不在意周遭环境和他人目光,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即使是生活在镁光灯下的女明星。
在素人的环境中,很多穿着稍微与众不同的女生也都有过被人指指点点的经历。不管声音是来自于年长的同性,还是来自于异性,都只是一味地指责女生们的穿着和妆容,这让很多女孩不敢再穿着个性、美丽的衣服,将自己的“爱美之心”藏起来,并就此造成了女孩们的“精致羞耻症”。
过度羞耻,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适度的羞耻感可以提醒个人审视自己是否触犯了某种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促使其反思、反省和改善自己的行为,使个体变得更有公德心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但更多时候,羞耻带给人的是一种较为痛苦的体验。它会让当事人体验到焦虑、内疚、封闭和自卑等混合在一起的负面情绪,这些复杂情绪对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个人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有些人甚至为了逃避或缓解羞耻感,会主动选择避开社交互动或避免展示自己,“没脸见人”“社死”带来的巨大羞耻时时刻刻笼罩在内心中,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孤立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的紧张或加剧。
怎样应对“精致羞耻症”?
● 接纳并认识到羞耻感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情绪,并将其视为个人成长的一部分。
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和魅力,没有必要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也不必将过去一些刻板强硬的教条背负在身上。同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通过认可自己的价值和品质来减少对外在形象的过度依赖。
●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魅力,而外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内在品质和成就上,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爱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 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他们的鼓励有助于减轻羞耻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若依靠亲友无法缓解羞耻感,建议寻求专业的帮助,专业医师(或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辅导,帮助有需求的人尽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