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 |家有“高敏感”小孩,心理医生教您这样养育和陪伴~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遇到这样的“小刺猬”:他们对外界的触碰异常敏感,一不顺心意就“竖起满身的刺”,按家里老人的话说,就是“事儿事儿的”。鞋子里进了沙子,嚷嚷着要换鞋;衣服上但凡有个标签,必须得剪掉;TA身边要有一件安抚物,睡觉必须揪着,睁眼就得找到它……
看到的老人常常抱怨:“这孩子是不是养得太矫情了!”只有养娃的妈妈才知道,孩子的性格并非是家庭环境影响所致,而是先天气质就是如此。“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家有“高敏感”小孩子的家长们,如何陪伴孩子过节呢?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医生为您支招~
心思敏感的小孩,有哪些性格特征?
在心理医生看来,这些生来情感细腻、丰富且有着过多想法的孩子,通常天生就带着敏感的性格特质。他们可能因为一句无心的话伤心,或因为环境的微小变动而焦虑。虽然这些“心思敏感”的现象是孩子同理心强的表现,但也可能成为他们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它就像一面“过度敏感”的放大镜,将日常生活中的小风小雨放大成狂风暴雨。他们常见的反应表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深度处理:最明显的特征是“想太多”。即便是寻常不起眼的小事,也会比别的孩子想得多、想得深、想得远,所以他们有时候会表现出犹豫、胆小、羞怯。
过度反应:他们对任何一种情绪的感受都比一般孩子强烈,经常因为小事引起情绪波动,所以容易暴跳如雷或嚎啕大哭。
高情绪反馈:多愁善感、同理心强。别人的一句评价、一个眼神,都可能在TA心底刮起一阵飓风,引起情绪波动。
细节敏感:善于察言观色,能注意到别人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时常对某种事情有强迫行为。
如何养育一个“高敏感”的孩子?
“高敏感”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特质,并不是需要修正的毛病,家长不用过度忧虑,重要的是采取何种态度去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① 接纳与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
家有“高敏感小孩”,对很多父母而言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他们注定会比其他孩子拥有更多的情绪起伏。但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尝试和理解孩子,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当他们承受外界压力时,会坚定地站在孩子一边,给予理解和支持。
此外,家长也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度对话,并让他们知道敏感不是问题,无论遇到任何挫折,父母都会与他们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给予耐心和陪伴
陪伴一个“高敏感”的孩子长大,所有的技巧和方法到最后都逃不过“耐心”二字。他们动不动就崩溃的情绪、“抓狂”的行为,很容易让大家认为孩子脆弱又娇气,最后失去耐心,用较为强硬的方式逼着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孩子越是退缩,父母越需要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去适应变化。“高敏感”儿童本身就会给自己严厉的批评,如果父母再表现出责备和厌恶,只会让他们更绝望。
所以,与敏感的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以平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如果无法弄清刺激源时,可以安抚他们,给孩子一个拥抱,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进行及时的回应。当他们的情绪被看见、被理解了,便会从中获得更多抵抗焦虑不安的力量。
③ 进行情绪管理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
“高敏感”的人,躲不开各种情绪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敏感”儿童来说,教育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情绪相关的绘本故事、玩情绪认知游戏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并学习用健康的方式释放情绪。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们的情绪反应,教导孩子应对负面情绪的策略,如深呼吸、冥想、艺术创作等,以此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最后,心理医生想对那些家有“高敏感”孩子的父母说:“与一般孩子相比,高度敏感孩子有其与众不同的天赋,他们有表达各种情绪的自由,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学会好好爱那个心思细腻又敏感的孩子,更温和、更耐心地去理解和体会他们心中的感受,或许他们的人生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