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大考在即,应对“考试综合征”,心理医生为您来支招~
作为重点中学尖子班的尖子生,从小到大长期“霸榜”年级第一的陈俞(化名),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眼看高考在即,父母对他寄予很大期望,大家也都认为考取名牌大学于他来说,如同探囊取物。但谁也没有料到考前验考场时,陈俞会发生“小意外”:走出考场的他,头脑突然一片空白,刷过的试题像被橡皮擦抹掉一样,怎么也想不起来。接踵而至的担心、害怕和焦虑,让陈俞当场大哭了起来,好在爸爸及时联系了之前为其做过减压辅导的心理医生。经过深度催眠放松干预治疗后,陈俞心理压力骤然减少,情绪也趋于稳定。第二天,他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并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即使优秀如学霸超人,面对中高考都是“压力山大”,学生们除了消耗一定的体能外,还要承受来自心理与精神的压抑和折磨。为了帮助孩子考赢未来,引导他们避免中招“考试综合征”而影响正常发挥,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医生和您聊聊,这些不可不知的内容……
一考试就腹泻原来是“考试综合征”惹的祸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曾提出一个关于“压力”的概念:它就是你对在乎的事情发生危险时的反应。考试作为悬在每个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然会因为人类自身的危机意识和无法逃脱的“成功在此一博”的心态,为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在考试前一段时间内,考生因为紧张和焦虑情绪,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的异常反应,被称为“考试综合征”,也叫“考前综合征”。其常见突出的生理上异常反应就有“神经性腹泻”——通常在考试前1~2周开始出现,每天腹泻10~20次,可呈现为稀便、软便、水样便等多种形态。此症状表现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腹痛不明显,也不会出现严重消瘦的情况,主要病理是由于胃结肠反射过于亢进而导致的行为,食物入胃后,马上就产生便意想上厕所。这种由紧张情绪造成的腹泻,一般吃什么止泻药都不会见效,但考试一结束,腹泻就会立即消逝。除了腹泻这一典型症状外,“考试综合征”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有些学生进入考场后还可能有头昏眼花、口干唇燥、烦燥不安、心跳加快及尿频尿急等表现;严重者还可出现头脑轰鸣、血压上升,甚至晕厥、休克。这种过分紧张恐惧的情绪必然会导致考试失败。
“考试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通常会在考试前担心自己考得不好,并由此联想到可能会影响升学,甚至前途。过多的杂念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焦虑,并形成了巨大压力。究其来源,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① 过去考试的失误,在心里留下了阴影;
② 复习或准备得不充分,心中惶恐不安,想尽快逃避考试带来的不愉快心理体验;
③ 同学间紧张情绪的感染,表现为考试紧张症状的集体发生;
④ 家长、老师提出的既定标准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⑤ 担心考不好会影响过去优异成绩形成的良好声誉。
当上述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时,将其变成了心理过敏原,只要一想到考试的场合,就会进入心理应激状态并出现过敏现象,患者也会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以至出现大脑皮层功能混乱,导致各种症状的发生。
破解“考试综合征”需要科学的调适方法
要想缓解中高考考试压力,我们需要找到科学、合适的应对方法。学会正确应对考试压力,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如果考前出现中等强度以下紧张和压力的考生,可以通过自我调适缓解焦躁情绪和压力,比如运动锻炼、冥想放松、艺术创作、与人倾诉、积极自我暗示等等。但若频繁出现心慌、胸闷、呼吸急促、颤抖等自己无法调适的状态时,家长一定要陪同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心理医生可通过催眠暗示疗法帮助孩子进行精神脱敏,从而恢复自信。在医生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下,去除聆听者大脑深层潜藏的种种压力,使其摆脱影响自信的因素。在催眠过程中,医生还设计了很多稳定情绪的措施,为聆听者在潜意识中树立“超常发挥”的激发因素,并让其反复体验松弛的状态,从根本上缓解紧张情绪,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暗示和支持系统。
心理医生提示大家,为确保中高考期间考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服务,长春市第六医院中高考心理援助热线和假日专家门诊均已正式开通,希望在心理专家的考前助力下,广大考生能够“轻装上阵”,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