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载的时代,重演知识焦虑还是开启新知?
近期,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别具一格的带货直播引发热议。逆境中转型做直播带货的新东方,在经历半年之久的门可罗雀后,终于靠“做有文化内涵的直播带货”逆袭。今年以来,中国科学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张朝阳的硬核物理课、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直播公开课等直播纷纷出圈,知识类直播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知识领域主播也在成为平台青睐的“香饽饽”。一些高知人群看了直播后觉得主播的知识很渊博,从而产生知识焦虑的表现。
什么是知识焦虑?
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二疗区(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治医师赵伟佼介绍,知识焦虑并不是一种疾病。临床上没有明确的诊断,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状态。生活中,大家身边也会有高知人群。这些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工作压力大、面临的挑战大、竞争性大、淘汰率较高,往往容易出现知识焦虑的表现。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它对人有保护性作用,可以让人意识到危险并及时避免危险发生。适度的焦虑对人的发展有益处,比如考前焦虑,备考复习时注意力会更集中、态度上更重视、学习效率会更高,最后可能会促使好的结果产生。但是,过度的焦虑,可能会导致任何事情都进行不下去。
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与病理性焦虑不同,现实性焦虑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反应是与现实威胁的事实相适应的,是一个人在面临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时的一般反应。
◆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常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
知识焦虑是由现实因素引起的与现实相称的焦虑情绪,属于现实性焦虑。
如何自我调节?
容易产生焦虑的人往往可能是比较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但是,在适当的范围内能够提升自己也是一件好事。赵伟佼建议,当自己感到知识焦虑时,可以选择去学习、提升自己,对应的采取行动,重新去夺取对这件事的掌控能力。因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根据自身情况去补强自己,才会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效果。
◆做一个知足者。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没有人可以做到事事完美。不如尝试告诉自己:减少担忧和假设,只是去做就已经足够。
◆身心感受音乐。音乐可以通过特有表达方式走进人的内心,把人带入想象的情境或意向,影响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沉浸在音乐中,可以慢慢接纳自己的情绪,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反应,体验自己的悲伤和委屈。
◆不主观评判。不去评价是“对”是“错”,“应该”还是“不应该”,是“好”还是“坏”,宽容的对待自己和他人,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允许它发生,顺其自然。
赵伟佼表示,焦虑症和正常的焦虑情绪是不一样的。焦虑情绪有保护性意义,焦虑在适度范围对人是有益处的。如果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您去心理专科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