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之路:从“争吵”的世界中走出来,真好
有一种人,生命的天空灰暗无光,无时无刻会清楚地,听见家人、朋友、邻居的恶意评价。听见无力抗拒的威胁和命令 ,直到变成声音的“傀儡”,然而,却是那样的百般无奈,他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叫——小海
懵懂的网恋,却以失败告终
2005年,小海是长春大学外语系的大三学生,那时的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通过竞选成为学生会成员,但对于性格内向的他来说,得到锻炼的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精神也开始紧张起来,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接触了网络 ,认识了她,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网恋,尽管这段感情,小海付出了所有真心,种种原因,还是以失败告终,小海心理受到严重打击,,也就是那时起,他开始出现幻听。
灰色的23岁,患上精神分裂症
听到女友、家人的责骂声,听到亲戚、朋友的评论声,小海的生活开始吵了起来,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跟自己说话,家人当“异病”治疗好久,小海的情况却越来越重, 直到有一天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康复到复发,他告别了社会
小海入住长春市第六医院,开始治疗,吃药、调理,3个月后便出院了,2007年,他尝试进入一家保险公司任职销售,再次步入社会的生涩,让他因无法承受工作带来的压力,再次复发入院,上学、看病,几年来,家里早已没了积蓄,所以这一次,小海只住了几周,他还清楚的记得,出院那天,是医生花钱打了出租车,把自己送回家,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他拨通了医生留下的电话
从23岁到33岁,小海把青春锁在这10年里,他不说话,不交流,不外出,不工作,直到一次去社区参加活动的机会,他认识了,长春市第六医院精防医生刘洋,刘洋为小海做了备案,然后每个月他可以到精防所,免费领取一定量的药品,就这样直到2017年,他拨通了刘医生的号码,“刘医生,我想工作了,有机会吗?”。
他当上了模拟图书管理员
当时,长春市第六医院,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好康复,开设了多个模拟岗位,对患者进行职业技能锻炼,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进而回归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阳光超市售货员,影印中心影印操作文员,爱心彩虹咖啡吧吧员,农疗基地农业耕种技师,花卉管理员……小海选择的便是“图书管理员”一职,虽然每天只有30元的薪资,他却兴奋得像个孩子。
任职两年,兢兢业业
每天5:30起床,6:15到公交站,7:00赶到班车站点,7:45准时到达医院,7:55布置好一楼彩虹咖啡吧再去图书馆,两年多了,他从不迟到早退、从不请假缺席,康复患者统计、借阅图书信息,职工借阅登记、4000册图书管理,小海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在工作中锻炼、康复,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他的梦想:开超市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小海也不例外,他希望有一天能开一家小超市,哪怕只有几平米, 他也一定会用心去经营,货架上摆满琳琅满目的食品,周末邀请医生朋友来店里坐坐,妹妹也可以随时来店里取好吃的,一家人围坐在门口闲聊,还有固定的客人、固定的收入,谈一场恋爱、结婚、生子,说着,小海的眼睛湿润了,眼眸中,少了恐惧,多了自信,满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