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 抢占疾病防治“黄金窗口期”,别让记忆迷路
近些年,身边似乎多了一些这样的老人:他们渐渐忘记亲人的名字、重复相同的问题、找不到回家的路……好像被偷偷擦去了记忆一样。而这一切,可能源于阿尔茨海默病,一个悄悄影响着全球数千万老年人,而又比较常见的疾病。
虽说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有很多人对此病认识不足,误认为是自然衰老而错过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机。殊不知医学界对此早有定论——及早识别并干预,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维持更好生活状态的关键。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若是您和家人想在“记忆保卫战”中抢占先机,就跟随长春市第六医院老年心理科专家的步伐,提前了解一下如何对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早干预”,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认知防护墙。
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
“黄金窗口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有众多临床研究数据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在出现典型症状前,其引发的功能变化可能在诊断的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已在大脑中开始悄悄发展了。
随着症状缓慢出现,病情逐渐加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临床前阶段(无症状)、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和痴呆阶段。而轻度认知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已有很多神经医学专家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此期间越早发现疾病,并对其进行“对因治疗”干预,越有机会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
轻度认知障碍阶段主要表现为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轻度受损,但尚未达到痴呆标准,日常生活能力可基本保持独立。
如何识别早期症状
把握逆转关键期?
大多数人误以为“记不住事”是唯一征兆,但其实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复杂多样:
记忆减退的典型表现
转头即忘: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转眼就忘,反复问同样问题;
记不住新信息:难以记住新认识的人名、新学的知识或新发生的事件;
丢三落四:购物忘记付款或多次付款,炒菜忘记放盐或多次放盐。
其他认知功能变化
语言能力下降:用词逐渐匮乏,句子越来越短,找词困难;
执行功能变差:难以完成复杂任务,如算账、规划路线、顺利使用家用电器或系鞋带等;
视空间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临摹图形困难;
判断力下降:容易被骗,做出不符合性格的财务决定。
情绪与行为改变
性格改变:原本外向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易怒;
兴趣减退:对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社交减少;
日落现象:傍晚时分症状加重,出现困惑、焦虑或躁动的情绪。
早诊早治
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如何干预?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的主要治疗目标是延缓病情发展,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综合干预策略,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认知训练:针对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进行针对性训练;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包括肉类、动物肝脏、深海鱼类、乳制品、蛋黄等,少吃饱和脂肪;
体育锻炼:每周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睡眠管理: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不要熬夜。因为晚上11点至凌晨2点是大脑清除垃圾的过程,经常熬夜可导致脑内的毒素和垃圾堆积,影响大脑认知,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若有睡眠呼吸暂停等障碍,需尽早进行专业治疗。
药物治疗
对症药物治疗: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可选用改善患者的认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进展的药物,如多奈哌齐、美金刚;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神经炎症的药物,如甘露特钠。
精神症状管理:谨慎评估抑郁、焦虑或相关精神症状风险后,可使用相应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虽尚无法治愈,但在轻度认知障碍甚至更早阶段及时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帮助患者保有更长时间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如果您或身边亲友出现持续的记忆减退或其他认知变化,请不要简单归因于“正常衰老”,尽早就诊、明确评估,是守护大脑健康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