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神兽”出没的暑假,警惕这些高发心理问题
暑假来临,“神兽”出笼,又到了开启“一暑一战”的时间。在母慈子孝与鸡飞狗跳之间苦苦挣扎的,一边是“左手降压药,右手救心丸”的家长,另一边是被课业束缚一个学期的“神兽们”,他们没有想到,不但没盼来尽情“疯玩”的假期生活,反而迎来了暑假“内卷”风暴。
“本应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如今却变成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在这个阶段前来就诊的青少年,发生的心理问题多集中于学业压力、情感困惑、亲子关系、网瘾等方面,家长们一定要充分重视孩子可能遭遇的心理疾病。”
今天,就让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专家带您了解一下青少年学生在暑期会遇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家长如何利用假期增进亲子关系。
暑期青少年儿童易出现以下问题
◆ 规律的作息被打乱,情绪变化大
随着暑假的到来,一部分学生会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睡觉睡到自然醒,手机游戏玩不停,这似乎是不少学生暑假的“常规操作”。在这期间,人由于过度放松而变得懒散,容易失去目标和动力。
长期颠倒的昼夜作息,会让学生们的脑神经受到慢性损伤,注意力很难集中,精神状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并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暴躁易怒的负性情绪,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 网络依赖,痴迷电子产品
由于平时课业繁忙,很多家长会选择在假期放松对孩子的监督。不再受学业压力管制的孩子,出于补偿心理整天沉溺于网络之中,远离现实生活。
这种网络依赖,会使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社会脱节严重;离开网络后,他们少言寡语,较其他孩子更容易感到社会适应不良,出现紧张、恐惧、思维错乱等社交障碍问题,甚至还会诱发网络成瘾问题,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假期安排太满,学习压力大
暑假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认为课程安排得越满,孩子的假期生活就越充实。岂不知当他们开启“第三学期”后,很多孩子的学习压力会更大。
心理专家表示,“每年新学期开学时,门诊都会遇到一部分不愿踏入校园的孩子,究其病因,很可能在暑假时就已经种下了。”这种长期过高的学习压力与疲累,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学习型焦虑。还有些学生会因为在假期已将新学期课程学了一遍,对新学期不再期待;有的甚至因为在假期里绷得太紧,在开学时集中爆发悲观厌世、厌学叛逆等负面情绪,激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想要良好的亲子关系 利用暑假帮孩子打开心结
假期是孩子回归家庭生活的重要时段,也是家庭教育的高峰时刻。作为给孩子注入心理能量的最佳黄金时期,心理专家更建议家长利用这个“心理假期”的良机,集中解决此前心理上的困惑,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愉快、有意义的暑期。
对于利用假期想要培育良好亲子关系的家长,心理专家提供了几个角度,帮助大家寻找教育灵感:
① 加强教育观念的改变,纠正自己与孩子的认知偏差
很多家庭之所以会出现亲子关系的矛盾,是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智育第一,没有身心健康的全局观,这就导致了一些孩子得到的是“过度的关心”,比如忧虑过多、指导过多、监督过多等。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假期里会出现“鸡飞狗跳”,说到底是在二者心中的定义不同。再加上大多数家长很容易受各种培训机构和辅导班的从众影响,易处于迷茫、焦虑的心境中,常对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进行不合理的管控,亲子关系便因此变得紧张。
② 学会自我觉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情绪稳定,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美国心理专家戈特曼博士曾指出:“当父母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也无法更好地去回应孩子的情绪。同时,父母会管理好自我的情绪,也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所以,当父母发现有自己有不良情绪时,或是将工作或者生活上的情绪无意识发泄出来,不妨立马调转头,默数几秒,冷静过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
③ 与孩子“互帮互助”,学会建立“共情”
和谐的亲子关系与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虽然所谓“好的亲子关系”没有固定范式,但在陪伴孩子健康的成长路上,彼此信任、相互理解、尊重、实现共赢同成长,应是所有家庭追寻的方向。
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教育的根。在这个暑假,家长们不妨帮孩子一起实现他们的一个小目标,也可以鼓励他们帮父母一起完成一个小心愿,并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激发力量和勇气,让他们的内心更加丰盈和安定。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与孩子亲子关系紧张,经过种种尝试后无法得到有效改变,医生建议您,必要时可以向专业医师寻求帮助,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