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失眠只能靠熬?医生教你这样应对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潮热、盗汗、月经紊乱、烦躁易怒,众多更年期症状已经让很多围绝经期女性痛苦煎熬,但没想到由雌激素降低带来的睡不安稳、睡眠浅、易醒等问题,也成为长期困扰更年期女性的一大难题。睡眠障碍虽不是更年期常见主要症状之一,却是促使更年期女性来院就诊的第一原因,也是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医生接诊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发生失眠?
提起造成更年期失眠的元凶,一定离不开引起一系列症状的重要因素——性激素的波动。相较于正常人群来说,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的减退,会使体内的雌激素呈波动性下降,导致下丘脑对其敏感性降低,造成内分泌系统一时性失调及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也就是影响睡眠相关神经调节物质的分泌),产生抑郁、焦虑等失眠症状。而这些由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焦虑、抑郁)、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等),无形中又成为了影响睡眠的“捣乱分子”、诱发失眠的“帮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睡眠障碍,影响更年期女性睡眠质量。如果上述症状表现得越严重,其失眠的可能性就越大。
更年期女性睡眠障碍有何危害?
不要以为失眠只是老年群体和“熬夜党”的专属,据相关文献报道,40岁以上女性失眠的发生率是年轻女性的4倍,绝经女性的睡眠障碍更是高达40-60%。相对于年轻女性和男性来说,绝经前后女性更易出现睡眠障碍,不仅仅是诸多生理变化打破了原有的荷尔蒙间的平衡,另外,许多处于此阶段的中年女性经历着来自职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压力,亲密关系的不稳定、抚育赡养的重担等生活变化,都会导致她们产生剧烈的情绪变化,这也使得围绝经期女性较其他人群,出现失眠的情况更为严重及普遍。短期的失眠会引起这一时期女性的注意力下降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会造成记忆力减退。长期的睡眠障碍则可能发展为慢性失眠,不单会加重潮热、焦虑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还将造成多种严重的健康危害,如免疫力下降、肥胖、触发炎症、血糖异常、慢性疾病,也可能加大阿尔兹海默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诱发肿瘤。
当更年期遭遇失眠,如何干预与应对?
更年期女性若出现睡眠问题,需先到医院作全面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再到专业机构对睡眠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不同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 心理调节(非药物治疗)
更年期综合症状主要是由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对其心理难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患者内心会出现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甚至变得脾气暴躁。心理医生建议大家,此时需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不良因素的存在,及时进行自我矫正,消除焦虑、紧张、抑郁和恐慌的情绪。心境宽松,也能缓解一些失眠、焦虑的症状。
◆ 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更年期失眠症状,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除了适当地补充雌孕激素,对疾病进行实质性地治疗外,还可以采用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安眠类药物,改善睡眠质量,有效控制患者情绪状态。心理医生提示: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对生活、工作环境中的应激反应。同时,患者也要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自我放松,对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