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方法管理“负面情绪”,成就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坏情绪。这些情绪可能是压力、焦虑、抑郁,或是其他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的事情,这些坏情绪可能会影响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因此,学会如何缓解坏情绪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例如: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了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看到助人为乐的行为会产生敬慕;找到志同道合的情侣会感到幸福等。
◆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例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工作失误会出现内疚和苦恼等。
不要低估自己的坏情绪
学会如何避免或缓解坏情绪是十分重要,因为情绪问题往往是生活压力、心理困扰或身体健康问题的反映。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它们可能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就好像形容难过会说“撕心裂肺”,表达害怕会说“胆战心惊”,生气时会感到“怒火中烧”,开心会觉得“心旷神怡”……因此,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来缓解坏情绪。
12步,学会缓解坏情绪
那么,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呢?心理医生整理了以下12个缓解坏情绪的方法:
◆ 学会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如看电影、听音乐、散步等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
◆ 学会宣泄。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所有的不愉快和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说出来或大哭一场,以释放积于内心的积郁。
◆ 学会自我安慰。当追求某件事情而得不到时,为减少内心失望,可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如“酸葡萄心理”。
◆ 意识调节法。运用对人生、理想、事业等目标的追求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醒自己为了实现大目标和总任务,不要被烦琐之事所干扰。
◆ 语言节制法。在情绪激动时,自己默诵或轻声警告“冷静些”“不能发火”等词句,也可以针对自己弱点,将“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上或挂在墙上。
◆ 自我暗示法。估计在某些场合可能会产生紧张情绪,就事先为自己寻找几条不应产生这种紧张情绪的有力理由。
◆ 愉快记忆法。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的高兴事,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过去的愉快体验。
◆ 环境转换法。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暂时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和物。
◆ 幽默化解法。培养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或动作,用讽刺的手法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 推理比较法。把困难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相比较,在比较中寻觅成功的秘密,坚定成功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
◆ 压抑升华法。不受重视、身处逆境、被人瞧不起、感到苦闷时,可把精力投入你感兴趣的科目中,通过成功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和改善自己的心境。
◆ 提高认识和修养水平。有修养的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认识和修养水平,对保持愉快情绪、自我调节情绪是很有帮助的。
人的一生中,情绪如同大海中起伏的波浪,总是不可避免跌宕起伏。然而,没有人一出生就会管理情绪,希望我们的经验和办法可以帮到大家,同时希望大家做情绪的主人,在波澜壮阔的海洋里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