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失眠的密码,医生:安眠药不是唯一出路
在繁忙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睡眠至关重要。然而,诸多因素导致的失眠却让人们无法享受到舒适的睡眠。一片小小的安眠药,似乎是解决失眠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它的副作用和风险不可忽视。
医生:睡眠不好,别乱用安眠药
安眠药是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它可以帮助人们入睡并保持睡眠状态。安眠药主要通过影响大脑神经递质来减轻失眠症状,使患者更容易入睡并保持睡眠状态。安眠药物有很多种类 ,一般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小剂量引起安静或嗜睡,较大剂量引起睡眠。常分为苯二氮(卓得加草字头)类和非苯二氮(卓)类,以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物。而苯二氮卓类起效快同时副作用较多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长期服用或滥用安眠药会对身体和精神产生严重的危害:
首先,滥用安眠药会导致药物依赖性,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渴求欲望,不能自控地反复使用安眠药。长期使用会形成耐受性,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并且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反应。
其次,安眠药过量使用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变浅变慢,甚至呼吸停止,严重时会因抑制延髓呼吸中枢而致死。此外,过量使用安眠药还会引起中毒反应,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
最后,滥用安眠药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出现精神症状,如躁狂、幻觉、妄想等。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服用安眠药
对于失眠问题,心理专家表示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减轻心理压力等非药物方法来缓解失眠症状。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安眠药:
严重睡眠障碍:如果一个人长期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以至于影响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且采用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如适量运动、心理疏导等无效时,可以使用安眠药进行治疗。
慢性病患者长期失眠:例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长时间失眠会对这些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有一定影响。这些患者若长期失眠,需要在控制原有疾病的同时,进行睡眠上的调整,因此可以适当吃安眠药调整失眠情况。
请注意,安眠药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和服用。
专业医生支招,帮你找回舒适的睡眠
找回舒适的睡眠,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调节和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①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睡觉、起床,即使是周末或假期也要坚持。
②保持清醒状态:避免在白天打盹或小睡,可选择进行放松活动。
③适度锻炼: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避免在睡前三个小时内进行剧烈活动。
④饮食调整:避免饮酒、喝浓茶、吸烟、喝咖啡或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避免在睡前吃大餐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⑤放松身心:避免将烦恼带入卧室,可尝试深呼吸、冥想来帮助自己放松身心。
⑥减少刺激:在睡前至少一个小时内避免进行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活动或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⑦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环境舒适、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以利于入睡。
⑧避免过度关注睡眠:不要在意是否入睡或睡了多久,尽量远离能看到时间的东西,如手机、闹钟、手表等。
安眠药并非解决失眠问题的万能药,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眠药,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滥用。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安眠药使用风险的认识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