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就能和拖延症说拜拜?看完这一篇,你就明白了
晨起闹钟叮咚响
按键一摁梦续长
期限逼近才动手
悠哉游哉心不慌
这是不是你被古希腊掌管拖延症的神按在地上摩擦的日常?
无处不在的拖延,会平等困住每一个人,甚至连创作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大师达·芬奇,也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拖延症患者”。因为他的习惯性拖延,最终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其中的名作《蒙娜丽莎》用时4年才完成。
面对这个“老对手”,是不是永远无法逃离它的掌控了呢?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医生表示,其实凡事只要起个头,两分钟内开始行动,就能轻松克服拖延症。接下来,一起了解下,神奇的、可以打败拖延症的“两分钟定律”~
什么是“两分钟定律”?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两分钟定律”。它是指如果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在两分钟内去做,否则,可能会拖延很久,甚至不去做。
这里的“两分钟”,强调的是“立刻去做”的重要性。懂得利用这两分钟,就能抓住时间。
根据这个原则,当面对一项用时较短的任务时,应立即开始并完成它,而不要采取推迟或拖延的方式,消极应对。若是时长大于两分钟以上的,可以将其分解成多个小步骤或任务,每个保持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可以降低任务的压力感,提高工作效率,更容易保持专注和动力。
此外,在行动之前,也可以先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时间,也能由此减少因犹豫、纠结而产生的拖延行为,避免任务堆积。
为什么“立刻去做”那么重要?
有人用简单又很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拖延。
大脑中,有一个“理性决策的小人”,但同时还住着一只“及时享乐的猴子”。当大家准备去工作时,只关心让当下变得更简单、快乐的那只猴子,就会出来干扰理性的小人做决策,避开那些它不喜欢、不开心、不轻松的正事。
如果小人打赢了,那么恭喜你,你是个很自律的人;如果猴子打赢了,很不幸,拖延就此产生。而且,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还可能惊醒处于休眠状态的“惊慌怪兽”,它会让你带着焦虑、恐惧和内疚,熬夜加班、拼命赶工、直至掐点完成,最终如释重负的你,告诉自己又躲过一劫。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本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的本能,奉行的是“快乐原则”,就像这只猴子的唯一追求就是快乐。而“超我”是人的理想化目标,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是人对自我更高层次的要求,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理性的小人在“重要的战争”(正事)中始终打赢猴子?
有,那就是不给他们打架的机会,始终采纳小人的建议。因为一旦给他们机会抗争,小人就有失败的可能,不要高估自身的意志力,也不要低估人的惰性。因为如果不在两分钟内马上行动,内心那个理智的小人可能就会被打败,以后可能也不会行动了。为避免“理性决策的小人”被打败,马上行动,是最佳策略。
用好“两分钟定律”,戒掉拖延症
拖延症是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想要终结它,可以结合“两分钟定律”,这样做——
● 不要给自己贴上“我是拖延症患者”的标签
虽然,大家可能会有拖延的情况,但千万不要贴上“拖延症患者”的标签。因为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含有“自我原谅”的意味,它会让那些拖延行为变得更具有合理性。特别是当重复的次数多了,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认为自己真的是这样,反而更不容易克服拖延的情况。
● 克服初始阻力,勇敢的面对失败恐惧,奉行立刻就行动的哲学
刚开始使用“两分钟定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像内心的懒惰或者对任务的抵触情绪,都会让人止步不前。这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暗示自己,“只需要两分钟,很简单!”或者设置一个两分钟的定时器,让自己在时间的压力下迅速行动起来。
这是帮助理性小人战胜享乐猴子的另外一个法宝。它让你不再害怕失败,也不留给你在意别人眼光的机会,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 养成坚持的习惯,培养单点式专注力
拖延的人,事情是会不断累积的。而单点式注意会让这些孤立的事情更好地完成,进而提高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并就此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所以,不妨将“两分钟定律”融入日常生活中,逐渐将其养成“遇事马上就行动”的习惯。
不要让拖延和等待成为压垮斗志的东西,从今天开始,让“两分钟”帮助你成为行动的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