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 | 孩子一上学就身体不适?“开学恐惧症”你家娃有没有
当假期接近尾声,开学在即时,大部分孩子急着上演年度悲催大戏——哭天抢地赶作业,七年级的乐菲(化名)只要一听到“开学”二字,就浑身发抖、气喘心慌。
见惯了孩子每年准时到访的开学抵触情绪,乐菲妈妈还以为女儿是为了逃避去学校的“故技重施”,却没想到出现如此严重的反应。焦虑不安的乐菲妈妈与女儿共同拨通了长春市心理援助热线。
一提上学就发抖、心慌?
焦虑娃遇上了“开学恐惧症”
详聊后热线心理咨询师才明白,乐菲为什么对开学的不安与恐惧超过了其他孩子,甚至生理上会出现应激反应。原来乐菲班上来了位以严厉闻名的老师,每次提问到她时,不管自己怎样回答,都会招来一顿批评。连同学们聚在一起私下讨论时,也都认为老师故意在课堂上给乐菲难堪。
咨询师对于乐菲此次勇敢倾诉自己苦恼的做法给予了鼓励和肯定。正是她勇于分享自己的情绪,迈出克服恐惧的第一步,才为咨询师和家长的后续介入,帮助她寻找解决方案提供了突破口。
咨询师一边对乐菲干预指导进行放松训练(深呼吸练习),让她掌握即时缓解焦虑的自我调节技巧,一边建议她在学校遇到困扰和压力时,及时告知家长与学校沟通,协助自己调整各种不适和人际关系困扰。在热线心理咨询师的干预下,乐菲紧张不安的情绪有所缓解,并答应妈妈放松心情,以平常心迎接开学日。
孩子有这些行为表现
请注意及时调整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因为生理原因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特别是经过漫长的假期生活,孩子们玩意正浓,越玩越野,才会对新环境、新同学感到无所适从,还有就是难以处理的师生关系和人际交往等问题,让孩子对上学比较畏惧。这种由开学引起的,孩子对新学期学校生活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叫做“开学恐惧症”。
它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①精力不集中,上课走神;
②无所事事、不愿出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开学前几天心情烦闷;
③出现恐惧、害怕心理,逃避去学校;
④对于即将面临新环境的新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孤独等心理;
⑤严重时会出现发烧、出汗、腹泻、免疫力下降等躯体反应。
摆脱“开学恐惧症”
其实并不难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上表现,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引导:
1.与孩子谈心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对上学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原因。同时要耐心坦诚地倾听孩子诉说,了解他们心中的真实感受,学会与孩子一起面对、解决问题,并鼓励孩子与同学、小伙伴多沟通联系,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2.转移注意力
要想尽量转移孩子因恐惧开学所带来的逆反心理,可增加孩子户外运动的机会,多陪他们进行散步、游泳、晨跑等活动,帮助孩子放松身心,舒缓紧张情绪。
3.调整作息时间
假期作息生活极不规律,不想回归学校的作息规律,这是开学恐惧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开学的前一星期,要尽快将生物钟调整到习惯学校生活,按时起床和用餐。这不仅有利于孩子克服开学恐惧症,还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4.制定新的学习计划
接纳、认同孩子对新学期生活学习的压力,共同调整学业期望值,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并帮助孩子制定新的学习计划,有目标地协助孩子进行预习。
5.转换角色
为了让孩子尽早进入上学状态,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熬夜、不过分沉溺电子产品、不激烈争吵,尽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孩子的“开学恐惧症”不是大问题。如果发现孩子有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症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引导,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
一般来说,开学恐惧在正式开学一两周后,会随着自身适应而自动减弱和消失。若发现孩子情况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跨过这道“心理坎儿”,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