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家长不要忽视的孩子“心灵感冒”
开学季,有人欢喜有人愁。有的家长庆祝“神兽归笼”,有的家长忍不住去学校围墙外转悠;有的学生兴高采烈进校园,有的学生到了校门还要往回走。厌学、焦躁、游戏上瘾、成绩一落千丈,曾经被大家视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明轩(化名),一夜之间好像变了个人——胸闷、头痛,偶尔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总是想哭……无所适从的明轩父母实在无法理解,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一场“心灵小感冒”,暴露了孩子心理发育的偏离
自从明轩升入高中后,总表现出不同于往常的状态:每天总是把讨厌上学挂在嘴边,上课也无精打采。一向和同学关系不错的他,最近总是孤独的躲在一边,不想和同学交往,回家后更是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夜的玩游戏。面对直线下降的学习成绩,让本就焦虑的明轩情绪更加低落,觉得自己前途渺茫,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察觉到孩子异常状况的家长,将明轩带到了长春市第六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医生在与明轩父母深入了解后发现,成绩一贯优异的明轩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就悄然发生了变化。头上带着“好孩子”光环的他,从小学到初中始终名列前茅,但这个称号犹如枷锁一样,让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随着高中课业的繁重,竞争也更加激烈,看到周围比自己优秀的同学那么多,这让明轩之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内心失落感也越来越强。少了熟悉的同学,内心的苦闷和挫折无人诉说,再加上烦躁易怒的情绪,让同学们更加疏远他。面对现状明轩深感无力,也越发加重了他厌学的念头。综合明轩的检查结果和既往病史后,医生为其的反常行为作出了最终诊断:明轩患上了一种名为“适应性障碍”的心理障碍。
什么是适应性障碍?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各种不良的社会因素对心理的刺激。像明轩这种由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与情绪失调,就属于适应性障碍。它发生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会出现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随后的治疗中,医生对其采取了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正念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介入治疗。半个多月后,明轩在医生的心理疏导下,认识到了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变化,重新调整目标、接纳现状,将不良情绪转化为言语而不是冲动行为,并与周围同学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找到了倾诉及支持对象。如今,明轩在医生的帮助下慢慢走出困境,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新环境下出现的心理“水土不服”临床上有哪些表现
适应性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困扰,近年来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少见。那么,这类由新生活或应激性事件所呈现出来的心理上的“水土不服”,在临床上都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呢?
● 以抑郁心境为主的适应障碍,会表现出轻度的情绪低落,如无望沮丧、悲伤、哭泣等;
● 以焦虑症状为主的适应障碍,会表现为焦虑紧张、担心害怕,难以应付当下的环境,也会引起神经过敏、心悸气短、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 伴有混合情绪特征的适应障碍,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境以及其他情绪异常的混合综合症状;
● 儿童出现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退行性行为,或无故身体不适等躯体症状;也会表现出对分离的恐惧、害怕离家上学,不愿意与人交往,不讲究卫生等适应不良行为,影响日常生活;
● 青少年常出现的的适应障碍,通常会反应在品行问题上,如打架斗殴、物质滥用,在盗窃、破坏财产或逃学逃课等方面则更为突出。
医生说:克服适应性障碍,可以这样做
对于病症较轻的适应障碍患者,一般在应激源消除后,会随着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而得到改善或恢复,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而那些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以下几种治疗方式,逐步恢复:
1. 心理–环境疗法:通过疏泄、支持、鼓励、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暂时脱离或转移难以适应的环境氛围,减少他们对困难处境的恐惧感。当应激源停止后,家人和同伴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对其适应不良行为和改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2. 药物治疗:对情绪存在明显异常状态或无明显好转的患者,可考虑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加快其情绪障碍的缓解,减少恢复过程中的痛苦体验。3. 心理危机干预:当患者受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心理稳定性受到破坏后,为迅速缓解症状,此时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例如,儿童青少年面临转换学校或插入新的班级,易产生紧张不安的焦虑情绪,这时需要家长倾注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并通过家校共育的合作方式,增强插班生的适应能力。
4. 自我调整的小方法:培养孩子尽情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他们独立和勇敢解决问题的心理与勇气,并让他们意识到今后的生活都需要自己一个人面对,要学会以乐观向上的态度认识周围的新环境、新同学,用真诚的内心学会欣赏他人,才能获取打开自己未来人际交往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