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重夜轻,困扰抑郁症患者的节律循环
电影中,主角被困在同一天里,重复同样的剧情无法逃脱。谁能想到,在现实中有这样一群人同样陷入无限循环当中,他们的世界中每一天都是一样的,这群人就是抑郁症患者,这种无限循环的现象叫做“昼重夜轻”症状。
“昼重夜轻”,是我不够坚强?
简单来说,“昼重夜轻”是指很多抑郁症患者每天早上比晚上更加痛苦难过,就像被困在一个无限循环之中难以自拔。这是抑郁症在临床上典型特点之一,并不能因为身边人的加油鼓励,或说一句“坚强些”而好转。这是患者生物学因素决定的,需要尽早干预和专业治疗。
每个早晨都是漫长的煎熬
正常人早上起床后神清气爽,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但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却是:“3、4点会醒来,然后胡思乱想、迷迷糊糊等天亮”、“脑子像涂了层浆糊一样”、“每天早上都无比煎熬”。抑郁症患者经历了早上的“漫长煎熬”,上午的“心理拉锯”,午后的“状态好转”,黄昏的“放下担子”,再到夜晚的“轻松时光”。至此,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和常人无异,甚至会有社交需求,加入到一些娱乐活动当中,直到睡觉前,又进入情绪低落的“预备期”,担心能不能睡个好觉,担心第二天又要怎么熬……
“昼重夜轻”原来这么痛苦
“昼重夜轻”是有规律地产生的,缘于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肾上腺素功能的异常、褪黑素分泌的变化,以及睡眠时脑电图的变化。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昼重夜轻”的症状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而是出于一种持续性、闭环性的症状。对于大众来说,对“昼重夜轻”的症状了解不多,容易对抑郁症产生误解,认为现代人生活比较内卷容易得病等,都是对抑郁症患者的偏见。很多患者会产生病耻感,错误地认为生病是自己的问题,不敢到专科医院就诊。久而久之,抑郁症患者会产生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没有愉快感、自我价值下降、自责自罪,甚至自杀。
专业治疗摆脱“精神重感冒”
如果说正常人早起的“电量”是100%,那么有“昼重夜轻”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则是50%,电量不足,要立刻充电。就像感冒一样,想要摆脱“精神上的感冒”要做到以下几点:
1.药物治疗
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并不是自己不想快乐,而是大脑已经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抑郁症状。同大多数慢性病一样,抗抑郁治疗往往周期比较长,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规范用药,切勿擅自停药。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教会患者如何应对生活中经常引发抑郁的问题,尤其在患者特别自责、无助、无望的阶段,心理治疗能提供一个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的氛围,这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
3.物理治疗
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配合光照疗法、运动疗法等物理治疗手段,不仅可以减轻或缓解抑郁的症状,还能让患者的身心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4.家人的配合治疗
急性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抑郁症会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影响,家人对患者的反应又会直接影响到预后的效果,家人的关怀和理解是对抑郁症患者最大的支持。
医生提醒大家,对于抑郁障碍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一旦发现患病的苗头,要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