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是人际交往的转折点,是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大学生不仅要面对独立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还会遇到众多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别担心,今天就随我们一起谈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那些事儿。
大学生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曾经有学生家长表达了心中的困惑,称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压力不是很大,回家却闷闷不乐。细问后才得知,孩子是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些许问题。
◆有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总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做事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同学眼里他们喜欢独来独往,显得很孤独。
心理专家建议:要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正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锻炼和实践,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享受大学生活。
◆有的学生会出现嫉妒心理。这类学生会对他人的优点、长处,或者是学习成绩感到不满,甚至得知别人的不幸时还会在心里窃喜。他们妒忌心过强,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对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心理专家建议:要放下思想包袱,建立正确的认知,认识到“人无完人”,还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良情绪自然消失不见。
◆有的学生比较敏感。他们对别人的一言一行过分在意,心想我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大家是不是不愿意和我交朋友?从而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
心理专家建议:要自我培养理性思维,学会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事情,把心态放平就不会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你会发现大学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有的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基本是众星捧月般度过的,会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表现为只是关心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特别在意自我感受,忽视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出现一些困惑。
心理专家建议:要多做一些自我批评,多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和周围的同学相处起来更加融洽,相信很快就会适应大学里的群体生活。
大学生如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自我觉察能力,改善不良的认知。当遇到人际冲突时,大家不要把关注点放到争论谁对谁错上,因为这样不仅会激化矛盾,而且不利于个人成长。大家应在冲突中觉察问题,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向身边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学习,观察别人是怎么与人交往的。将自己置身于优秀的人和事中,使自己不断被积极的事情滋养和鼓励。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发生。有情绪的时候,说出的话大多数是不理智的,也并不是自己的本意。所以,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学会不用情绪处理冲突。
◆克服自卑,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特点都不尽相同,如果在人际交往中拿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做比较,无形中会使自己产生自卑心理,不仅影响人际关系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所以,大家要克服自卑心理,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身边人的支持与引导,能让学生的成长事半功倍。可能是同学朋友的支持与陪伴,也可能是家长的教诲与引导,让学生知道,身后永远有人在默默地守护着你。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同学们,放轻松,做自己就好,这个世界比你想象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