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考生状态不一,专家支招助你渡过迷茫期
当高考落下帷幕,考前各种紧张备战状态也随之解除,考生和家长似乎都松了口气。然而,另一场严峻的考验也将随之而来——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对考试成绩的不确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都会出现一些心理波动,甚至产生心理问题,虽然绝大部分考生能平稳度过,但仍有一些状况令人堪忧。长春市第六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副主任徐淼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想有效放松,不仅要休息身体,也要调整心理。
无所适从 迷茫型
经过快节奏、高效率的紧张复习和考试后,突然放松下来,有些考生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考前做好的计划不愿意去实施,考后安排毫无头绪,感觉生活无趣且迷茫,没有了奔头。徐淼表示,在高考结束之后,很多家长都如释重负,对孩子的关注也会减少。其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还是需要家长的引导与关心照顾,给予他们支持和力量。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谈心,了解他们的疑惑与迷茫,帮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擅长的事物,也可以借此与孩子探讨一下他们喜欢的专业与择校想法。
焦虑不安 多虑型
考试后,有一部分考生会去估分,还有一部分考生发现自己某道题答错了,一直处于焦虑紧张、心情低落的状态,有的甚至担心到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等待分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让考生们备受煎熬。徐淼建议,如果孩子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家长不要批评、指责和埋怨,应该从生活的细节中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支持和安慰,而且一定要对孩子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的努力给予认可和肯定,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心情放松。
其次,在等待成绩的过程当中,孩子肯定会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做好一些心理建设,既要做最充分的准备,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都能够平静的接纳,使自己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来拥抱新生活。要接纳结果,调整心态,在自己的内心里制定一个合情合理的目标,只要自己努力了,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这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高考过程。”徐淼说。
过度放纵 嗨翻型
经历了高考前紧张压抑的生活,在考试后,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十几年的“苦”终于熬完了,可以彻底放松了,他们可能会通宵打游戏,可能会暴饮暴食,还可能会熬夜追剧看球赛。对此徐淼表示,这种方式会大大地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虽然考试结束后可以适当放松,但应该注意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劳逸结合,有节有度,这样才能让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