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恐惧,你远比想象中更有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订好车票的自武汉返家的王女士心理产生恐惧,焦虑烦躁下,她拨打了长春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求助。她说,春节前她从武汉返回家中,得知疫情的蔓延让她惴惴不安,回乡后主动住进宾馆与家人隔离,虽然去医院检查结果正常,但她仍然担心自己被感染,整夜睡不着觉,这种恐惧让她快要疯了。
自疫情发生后,长春市心理援助热线陆续接到了几十条来自全国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求助电话,来电者分布武汉、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区,其中长春本地居多。来电问题多为对疫情知识不了解,对疫情发展情况不确定引发的紧张、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热线心理咨询师经过评估后均给予了相应处理。每一次危机的诱导,也许都是一场理清自己的最好转机。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那颗如“猴子”一般上下串跳的心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去处理这份不安?
一、乘上“探索”的列车,看一看“心”的风景
恐惧和焦虑
目前的疫情,大家的恐慌和焦虑是正常的,也是被允许的,这些情绪都是在保护我们,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但如果这些情绪已经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使你寝食难安,那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调解的方式:
1.你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恐惧的是什么?这种恐惧的根源是什么?
2.拿出一张纸,把他们通通写下来,正视恐惧才是走出恐惧的第一步。做完这些也许你会发现,有时我们只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恐惧的感觉上,而非真实事件上。
3.最后静静的将关注点放在当下的呼吸上,体会在呼吸过程中情绪的起伏变化,看见它但不责备它。
思维的陷阱
“一杯水如果只看到存在的百分之一,那么我们将忽视剩余的巨大空间。”有时候思维总会和我们开玩笑,让我们看不到事实的真正存在。
1. 直线思维:当我们看到一条直线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个直线会一直发展下去。就像我们从来不会遇见长到4米高的人一样。其实任何事物的运行规律都是一条曲线,有S型曲线、滑梯曲线、还有驼峰曲线等等。疫情的发展,有上升的时候就一定存在着下降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转,只是需要时间。
2. 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如果他是从武汉回来的,他就是坏人。”人类喜欢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需要有敌对方来满足我们不安全感的本能。但事实上,你只需关注真正的英雄是谁?也就是组织机构和科学技术,只有不断地优化组织机构,不断优化科学技术,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敌对方解决问题。
3. 负面思维:“诶,这场疫情越变越糟!”这是一种思维的本能,只要有坏事发生,就不认为这个世界在变好。我们看到每天被感染的人数在上升,但没有看到与此同时,临床治愈的病人、疫苗药物研制等各方面成果也同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我们不需要假装坚强,想哭就哭出来。
二、戴上清明的眼镜,守望相助应对“心”的不安
每个人对于这场疫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员。
1.社会支持
越在危难关头,社会的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由苏珊·福克曼主编的《牛津压力、健康和应对手册》中,泰勒详细描述了亲和力和压力的关系。她发现,亲密接触和社会支持可以减少急性压力的心理和生物学影响。例如,在执行压力较大的任务时,支持者的存在可以减少心血管和体内压力反应系统(例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对压力的反应。所以请放心,你不是孤身一人,当你感觉到不安的时候,别怕!我们心理援助热线一直都在,我们愿意倾听您的任何苦恼。也欢迎您随时拨打热线,给自己提供一个缓解压力的机会。
2.慈悲和共情
慈悲,通常指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情感,它激励我们伸出援手;共情,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或感受另一个人正在经历的事情,也就是进行换位思考或换位感受的能力。生病的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及时就医,未生病的人不苛责受害者,我们彼此交换视角和观点,每个人都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疫情也就自然似纸老虎,失去了它肆虐的机会。慈悲促进共情,共情阻止疾病,在这次疫情爆发中,我们很欣慰的看到一切都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无名小卒,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力量。
隔山,隔水,不隔爱!封城,封路,不封心!我们一直在一起!我们拥有力量共同战胜病魔!无论您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正在遭受疫情恐慌的普通群众,如果心理上出现波动,请随时拨打长春市第六医院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0431-89685000,0431-89685333,0431-82708315,0431-12320-6。我们将为您提供24小时的免费心理援助服务,倾听您最真实的忧虑,守护您的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心理咨询师 王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