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前兆,抓住治疗黄金时间!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若有护理不当、盲目停药等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复发现象。今天,精神科专家带您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先兆症状和预防事项都有哪些~
哪些先兆表现可以判断精神分裂症复发?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前一般是有前兆的,如果家属及身边亲友看到以下细节变化,请引起足够重视:
① 睡眠发生变化
睡眠是精神变化的“晴雨表”,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早醒及多梦等情况,这时就要警惕患者的病情变化。
② 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复发前本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会逐步感到头痛、头晕、乏力、心慌、反应迟钝、食欲不佳及消瘦等身体上的不适状况,这时候就要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
③ 情绪发生变化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药期间,一般情绪相对较为稳定。但在复发时,脾气会变得容易被激怒,一点小事情就可能会让他变得火冒三丈,遇事冲动蛮不讲理,并且敏感多疑、心神不宁。原本内向的人突然变得话多,或变得对人过于热情。
④ 片段幻觉、妄想再现
患者原有的幻觉、妄想重新出现。在复发的早期,往往是片段的、零星的、偶然的、不成系统的,患者自身还可能有些自知力,自己也会觉察这些念头是不正常的精神现象。
⑤ 日常生活出现异常变化
当病情稳定时,患者的生活一般是有规律性的。有些患者甚至可以买菜、做家务和照顾家人。在患者即将复发时,则表现为生活不规律,夜间不睡、白天不起,甚至长时间不脱衣服、鞋袜就睡觉,也很少刷牙洗脸、换洗衣服等。
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建议家属要尽可能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并及时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以避免疾病复发,或使复发时间缩短、程度减轻。
预防精神分裂症反复发作的须知事项
精神科专家表示,家属做好家庭护理、患者遵从医嘱坚持服药很关键。为避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陷入护理误区,专家从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大众三方面考虑,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意见及注意事项:
◆ 从患者角度来看——
临床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坚持服药治疗是根本、有效的预防复发措施。无论患者自我感觉多么良好,都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必要时还需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适量加减药物。同时,做到饮食和起居保持规律性,避免过度劳累和娱乐。此外,不宜吃人参、鹿茸等滋补的食物,应戒烟禁酒。如果病情较为稳定,最好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或者社交活动。
◆ 从家属角度来看——
尽量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独居生活,多鼓励、体贴患者,给他们营造宽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消除易引起复发的心理诱因。家属也应了解一定的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学会观察精神疾病患者复发的一些表现和特征,最常见的是原有疾病症状的重现,如生活习惯的改变、幻觉、猜疑、易发脾气、情绪低落、逃避他人、不注意仪表、言语杂乱、动作增多等。若是发现患者有以上精神异常行为迹象,应陪同患者及时到医院复诊。
◆ 从社会大众层面来看——
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社会的关爱和适度关注。对此,精神科医生呼吁大家,若在小区内发现有病情复发患者或疑似行为异常者,出现自言自语、对空叫骂甚至有伤人、毁物等异常行为时,让自己保持一份警惕心的同时,也要心怀一份善意,要理解和同情这些患者。处于发病期的他们,当下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且自身正经历着病痛的折磨。
此外,要注意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并及时与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或社区(村)关爱帮扶小组联系,他们会及时与患者家属或专业机构联系,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控制。
家庭日常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措施有哪些?
除避免以上误区外,对于家中有精神分裂症病史患者的家属,精神科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① 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
家属要特别注意对患者服药的督促,确保其按时、按量服药,严防藏药、弃药。
② 合理安排作息
家属应对患者关爱而不放纵。在保证其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的同时,也要把患者的日常活动安排得丰富、充实一些,适当的社会功能恢复锻炼,对稳定患者病情和康复是有利的。
③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病情加剧或复发的预兆。如发现患者有上述所列情况,或明显病情变化,应及时陪同其就医,让医生帮助患者设法控制病情。
④ 及时调整药量
为了控制患者病情,防止其复发,对有复发倾向(既往病史中,在春、秋季易复发)的患者,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增加服药剂量,略高于平时的维持剂量即可。家属还应及时处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维持用药,巩固疗效,稳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