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时间长了,是否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会让人丧失兴趣、精力减退、愉悦感缺失严重,甚至会导致自杀。特别是有些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往往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而幻觉、妄想正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之一,所以,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担心抑郁症久治不愈会逐渐转变为精神分裂症。
果真如此吗?今天,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就为您拨开表象迷雾,带您看清两种疾病的本质差异。
抑郁长了,真的会变成精分吗?
实际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不会互相转化,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尽管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症状重叠或共病现象,但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抑郁症会自然转化为精神分裂症,所以从一般情况来看,抑郁症不会直接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两种疾病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① 疾病性质不同
抑郁症属于情感障碍的范畴,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通常会有失眠、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活动减少等表现,核心症状为情感方面的异常。而这也足以说明,抑郁症患者的情感情绪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性质表现为“低落”。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他们脸上会有悲伤、绝望等表情,但如果你让他产生信任感,他也会向你倾诉他很难过。
而精神分裂症则是一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如幻听、幻视等)、妄想(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思维形式障碍(如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等)、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涉及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并且它的抑郁症状与抑郁症有所不同,可以用“没有情感”“空洞”来形容,这类患者就像戴了面具一样,没有任何情感反应。
此外,两者在病因上也有显著差异:抑郁症多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而精神分裂症则与神经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② 转化率极低,但也存在自身“精分”的可能
据医学期刊《柳叶刀》研究显示表明,抑郁症患者最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比例仅为0.3%。
当然,抑郁症患者日后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也不是不存在。像有家族精神病史,或者厌食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科共病情况的患者,日后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更大。
③ 心理创伤与叠加性压力的影响
尽管主流医学认为抑郁症不会直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但有部分研究曾提出,在叠加性心理创伤或长期处于高压、恶劣的环境下,可能会促使病情发生演变。
此外,若患者有凡事往极端、消极方面想的倾向,即使发现自己有得抑郁症的征兆也不主动求医,反而消极被动继续拖延,甚至于发展成重度抑郁依然不引起自身重视,那么抑郁症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也不是没有可能。
面对疾病,及时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由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两种疾病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抑郁症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改善情绪低落,避免病情恶化,而精神分裂症则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幻觉和妄想。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是关键。
总体而言,无论是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大家没必要过度担心和恐慌,因为无论是哪种精神疾病,只要秉承“早发现、及时治疗、足疗程”这三大原则,听从医生的“指挥”,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也不要讳疾忌医,让本不严重的结果因拖延变得更加复杂,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