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 家有“双相”患者,该怎么办?学好这6招
谈及双相情感障碍,了解过的朋友都知道,其典型特征就是极端的情绪波动。它可使患者在情感、思维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面对这样一位长期处于情绪起伏不定的亲友,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及恰当相处方式,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果您身边也有类似的亲友,可以仔细阅读一下这篇文章,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给予他们最恰当的支持与帮助。
深入了解疾病相关信息
家属需要对双相情感障碍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包括疾病成因、症状表现、可能的复发风险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这不仅能够促进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还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应对药物副作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摒弃“这只是心情不好”或“他们太情绪化了”的误解,避免由此带给患者的额外压力。
接纳患者的情绪
作为患者最亲近的人,家属需要接纳患者的病情,理解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而不是患者的个性缺陷。这种接纳的态度可以帮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减少羞耻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质疑。
同时,家属也不要刻意回避患者,要承认并尊重患者的情绪体验,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处理自己的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接纳患者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家属要完全承担他们的情绪负担。
学会沟通技巧,善于倾听
与患者交谈时,避免使用简单生硬的语言,更要避免使用“你不要”“你不应该”等直接训斥性的话,以免加重患者的自卑感。
同时,要保持耐心,用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并尝试理解他们所经历的情绪波动、行为变化、躯体症状等问题。这能帮助家属识别患者的内心需求,有利于后续提供更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情感支持和建议。
协助治疗,监督服药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作为家属,应当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情况。
不管是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期间都需要服药控制情绪,家属要做患者的服药监督人,一方面可以避免有些患者因留恋轻躁狂的状态而忘记吃药,一方面对患者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励,可以提高治疗信心,加速康复进程。
关注患者的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的交替发病。它的自杀率是单纯抑郁症的数倍,并且自杀往往会发生在抑郁发作阶段或者抑郁好转的阶段。
所以,家属要关注患者的抑郁发作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变得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浑身乏力、反应迟钝……这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避免患者陷入更深的情绪困境,还能及时预防并干预极端行为,降低自杀风险。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患者的情绪波动,可能会让家属感到心力交瘁。作为家属,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家属经常表现出焦虑、愤怒或沮丧等负面情绪,也会影响患者,导致其情绪更加低落或不稳定,从而影响患者康复进程。
同时,家属也不要过于内疚或自责,要多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学会调节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