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区有了“健身房” ,患者健身更健心!
“大家跟我一起做,深呼吸,放慢动作,注意节奏……”还未走进疗区,护士的运动口令便传入了耳畔,跟随着轻快的节奏,患者们缓慢地切换动作,进行着有氧运动。
动起来,疗区有了“健身房”
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最近发生了暖心的变化,疗区里竟然有了“健身房”,心理医生的这一剂“运动处方”,在患者中相当受欢迎。“健身镜是刚刚设置在疗区大厅的,今天是第一次带患者进行体验,很受欢迎。”据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于洋介绍,新设备,新教学,所以护士们也在跟着视频内容学习相关动作要领,进而能够更好的带领患者进行规律运动。
有玄机,运动也是一种疗法
疗区里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患者科学运动呢?于洋介绍,疗区的患者存在情绪不良、注意力缺陷等问题。日常活动少、不爱活动,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情况导致身体虚弱。而运动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可以辅助患者治疗,增强患者心肺功能,让患者身体和情绪得到良好的改善,进而助力康复。
有依据,运动疗法不可小视
心理和身体是有内在联系的,人们可能因为情绪问题产生多种躯体不适症状,也可以因为情绪的平复让身体变得舒服。运动可以让人们自我感觉更良好,不论是整体状态还是自尊水平都能得到提升。那些坚持规律运动的人,更容易克服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的问题。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神经通路,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完成工作。压力也受运动的影响,规律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抗压水平,减少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脏病或是癌症的患病风险。
个性化,运动也要合理规划
据了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全球约有3.5亿名患者。在我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3.4%,给患者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运动疗法在国内外的抑郁防治指南上均有推荐,研究表明,运动可通过和抗抑郁药物一样的分子机制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的降低抑郁症复发率。”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彭新贤表示,医生不仅要给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有温度的陪伴和守护。拿这次“运动处方”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的不同,运动的方式、频率、时间也不同。健身更健心,这样的变化是不是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