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科室 | 心理科二疗区(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专业领航,点亮心灵之光
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二疗区创立于2012年,是医院抑郁障碍诊疗中心,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抑郁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5年入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同时,李凌江名医工作室、燕利娟名医工作室的授牌成立,标志科室在抑郁障碍诊疗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科室为开放式病房,设有51张床位,共有成员17人,其中包括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3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
特色诊疗
科室专注于抑郁障碍方向的临床研究工作,针对青少年、老年人以及产妇等不同群体易发的常见抑郁障碍类型,构建了综合检测项目与定制科学治疗方案的“一体化”综合诊疗体系,大大缩减了患者就医时间。
科室还贴心地将心理治疗深度融入诊疗流程,设置认知行为疗法(CBT)、辩证行为治疗(DBT)、沙盘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特色诊疗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关注情感症状的改善,更注重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通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诊疗模式,科室助力患者重建健康身心,为饱受抑郁困扰的人群提供专业、精准的特色诊疗服务。
无论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还是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性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科室都能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诊疗方案。
先进设备
科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诊疗设备,为精准诊疗提供坚实支撑。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TMS)作为非侵入性物理治疗设备,通过脉冲磁场调节大脑皮层神经电活动,可改善脑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促进神经网络重建,辅助治疗神经与精神类疾病。
经颅直流电治疗仪(TDCS)利用微弱直流电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膜电位,诱导神经可塑性重塑,对药物难治型抑郁症、焦虑症等疗效明显,还能提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与注意力水平。
多参数电子生物反馈仪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帮助患者自主调节生理波模式,恢复大脑健康平衡状态。
多功能失眠治疗仪模拟人体脑电背景节律,结合低频磁场刺激与催眠语音暗示,有效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加速睡眠进程。
这些设备构建起立体化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治疗方案。
学术引领
科室带头人:燕利娟,三级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市首批名医工作室领衔名医。
兼任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抑郁症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心理健康促进学组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卒中学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同时还是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兼职教授。
先后荣获长春市卫健系统“优秀医师”“长春好人”“吉林医德标兵”“长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身为中国共产党长春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她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
从事精神心理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年,擅长应用前沿的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以及运用先进的神经生物调控技术,在抑郁相关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燕利娟的带领下,科室团队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在抑郁障碍诊疗领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
科室荣誉
科室在发展过程中,凭借专业技术、优质服务与良好口碑,荣获了多项荣誉。先后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人文爱心科室”称号,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还荣获了“2021-2022年度吉林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健康报社开展的“2015改善医疗服务创新亮点评选活动”中,科室荣获“优质服务岗”称号;2016年被原长春市卫计委授予“改善护理服务优秀团队”称号;2017年还被原长春市卫计委党组评为“先锋示范科”。
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对科室工作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更是科室持续奋进、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与坚实支撑。
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博爱、诚信、严谨、敬业”的院训,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同时,科室也期待与更多的同行和专家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抑郁障碍诊疗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