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支持,勇敢前行,这场户外活动很有意义
初秋时节,阳光正好,清爽微风赶走了连日来的闷热。8月24日,风景秀美的伊通河畔,一场别开生面的露营活动在欢笑声中拉开帷幕。长春市第六医院同伴支持项目组的辅导员和同伴们开展了露营活动,在露营地度过了快乐、难忘,又有意义的一天。
在劳动中彼此协作
上午9时,全员集结完毕,便有条不紊地开始扎营、搭帐篷,辅导员和同伴齐上阵。在吉青社工和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大家互相配合、相互扶持,4个人一起把天幕平整地铺在地上,再由2人一组拉直防风绳、把地钉牢牢地钉在泥土里。随后,大家一起喊着口号竖起4根天幕杆,天幕搭建完毕,再如法炮制把帐篷搭起来,桌椅、零食摆好,更显温馨舒适。至此,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个大家齐心协力、亲手搭建露营地,完美呈现在眼前,同伴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活动中增进了解
随后,同伴辅导员丛大姐带领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唱响了“同伴之歌”。歌声悠扬婉转,歌词温暖、励志,直入人心,唱出了同伴支持项目携手同心、风雨同舟、勇敢前行的奋进精神。
在心得分享和讨论环节中,大家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毫不吝惜地分享各自的经历,分享参加同伴支持项目的心得和感想,并且分别对于未来期望和憧憬进行了畅想。在同伴们分享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不时地相互鼓励,为彼此打气。
接下来的游戏环节中,大家玩起了“击鼓传花”,传到“花”的人在瓶子中抽取纸条,并认真回答纸条上提出的问题,例如说出一个难忘的经历、讲一讲有哪些遗憾的事情等。
期间,一位同伴还演唱了歌曲《走进新时代》,小姑娘清亮的嗓音和动听的歌声让大家陶醉其中。丛大姐还为大家献上了一首《沁园春·雪》,慷慨激昂的朗诵,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对于此次露营活动的开展,长春市第六医院康复科主任周浩说:“精神疾病的康复一方面是住院患者的在院康复,另外一方面是居家患者的社区康复。在社区康复方面,医院借助同伴项目会同社工组织定期在社区开展康复活动,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让同伴们尽早回归社会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丛大姐介绍道:“我曾经也是精神疾病患者中的一员,经过系统的治疗,不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还因为同伴支持项目让我回归社会,能为这样一个全社会范围的公益项目尽一份力我非常高兴,同时也呼吁像我一样在治疗中的同伴们,要敞开心扉,勇敢走出来,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像丛大姐这样的同伴辅导员,目前共有36人,但这还远远不够”,长春市第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梁博表示,通过辅导员发挥自身的优势,然后去带领其他的患者去共同成长进步,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区的健康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其中,给他们更多的支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让更多精神疾病患者受益
随后,辅导员和同伴们走进大自然,在温暖的阳光中开展飞盘活动。大家在运动中挥洒汗水,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在运动中增进彼此的友谊,为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开展同伴支持项目的初衷。
作为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吉林省吉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沈飞鹏曾经随队参加过几十次同伴支持系列活动。他说:“参与同伴支持2年多,每当听到患者们的肯定和赞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希望通过同伴支持项目,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尽快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把工作做实做细,惠及更多患者
长春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静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她表示,长春市第六医院作为长春试点地区牵头单位加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发起的“同伴支持项目”,开展此项公益性公共卫生项目。
吴静说:“同伴支持项目,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生活状况,同时还可以让同伴辅导员的社会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不仅是同伴支持项目参与者们发自内心的愿望,更是开展同伴支持这一公益性公共卫生项目的初衷。”
为了更好地开展同伴支持项目,吴静提出几点要求:
一是同伴支持项目要继续扩大覆盖的市区范围,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二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把工作做实做细;
三是希望有更多的康复患者加入其中,把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发挥出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积极发挥自我健康管理的作用;
四是长春市第六医院还要继续发挥专业技术的优势,对精神障碍患者加强管理,帮助和支持他们走向康复,回归社会。
下一步,同伴支持项目将在6个区和10个社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同时计划和民政部门共同配合,把社区康复的资源进行整合,让更多的患者参与到社会交流、工作能力、技能学习、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等各项活动中来。